论文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

更新时间:2020-03-04 23:23:24点击:

目录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1

二、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

(一)农村教育状况 1

1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1

2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

3 农村师资素质不高 3

4 农村教育设施简陋,条件落后 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持续增加,但受增幅趋于缓慢 4

2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多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 4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4

(一)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教育对策 4

1 继续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基础教育的主题优势 4

2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有序化管理,逐步引导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5

3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5

4 健全多元化农村教育体系 5

5 实施规范化与人性化的教师管理 5

(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劳动力转移对策 6

参考文献 7

致 谢 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


摘 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效率与效果。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我国是由13亿人口组成的农业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村人口,因而农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三农”发展、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国运兴衰系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收入已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在土地资源不变、资本投入有限、劳动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背景下,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稳步增加农业家庭经营收入,从而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收入。 

 新农村建设需要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首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建设,其目标是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依靠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它主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人群的素质,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我国近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是整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力资源利用也得到了改善,但其开发现状仍不近人意。

(一)农村教育状况

1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农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可以从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意识状况。农民素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农民文化素质是反映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素质以及思想意识状况等,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着主导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农民文化素质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总的趋势是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也逐步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现有7.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2.3%。我国农民的文化知识程度和接受文化知识的水平都比较低。198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文盲与半文盲占27.87%、小学占37.13%、初中占27.69%、高中占6.96%、大专占0.06%;这一构成到2000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上述构成依次变为8.09%、32.22%、48.07%、9.31%、0.48%。从学历结构看主要表现为文盲与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大幅下降,初中文化程度大幅上升,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整体表现仍然不高。2000年,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差近3年;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都集中在农村。农村鱼牧也从业人员中95%为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比例仅仅为0.16%。由以上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农业部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缺少,各行业缺乏竞争能力。

2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经费是在一定时期内投入教育事业财力的总和,是教育事业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待遇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驾驭质量的提高。而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国教育一个基本特征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问题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达到14500.74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超常发展,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况不但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高校扩张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也需要改善。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在农村,一般以上的农民抱怨承担子女的学费负担太重,孩子上不起学,有的不得不选择辍学。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已成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这导致了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学生上不起学、学校欠债严重、办学条件以及设施落后等。从总体上说,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 农村师资素质不高

教师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教育问题。因此,关注农村教育必须关注农村教师,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这一宝贵资源。所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原本默默无闻的农村教育开始备受关注,从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网络建设,国家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以及一些制度因素的障碍,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现状却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严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完善。改善教师队伍的现状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紧要课题。

4 农村教育设施简陋,条件落后

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条件落后。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师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学用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32.55%和35%。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普通存在校舍危房严重、最基本的教学设施缺乏等现象。

农村教育不仅教学基础设施落后,而且教育技术现代话成都较低,全国中小学生平均51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学校尚未通电,根本谈不上计算机的使用,使得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低。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的农村不少地方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弱,尤其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渐尖锐,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持续增加,但受增幅趋于缓慢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形成了跨地区、大规模的民工潮到20世纪末达到增长速度的极值,近几年来,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增长幅度明显逐渐降低。

2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多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

在农业部对四川、重庆四县八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显示,转移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5.6岁,17~30岁的占73.5%,31~40岁的占23.5%,41岁以上的占3%。四川、重庆和安徽三省市固定观察村2002年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占62.7%,女性劳动力占37.3%,男性劳动力是女性劳动力的1.68倍。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教育对策

1 继续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基础教育的主题优势

农村的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国85%的人口地区初步实现了“普九”。2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上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而是根据农村中小学公共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唯有打好这一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2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有序化管理,逐步引导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更好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其次,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教育对象,对于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民,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向其传授科学的农产品种植方法以及农产品增收知识;对于转往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根据就业的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3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尽管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但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由经费的不足衍生出了农村教育一系列的危机。所以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点。

我们应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建立起合理的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拓宽教育经费总量增加的渠道、鼓励不同类型的办学主体参与办学以提高农村教育基础。

4 健全多元化农村教育体系

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逐步消除目前农村教育结构中不合理的因素,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于农村教育结构相结合的农村教育类型的转换机制,增强各类型之间的互动性,形成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三教”并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培养多种办学体制,逐步建立农、科、教相结合,布局合理的多元化的农村教育体系。

5 实施规范化与人性化的教师管理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扩展,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越来越明显的阻碍 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革学校的管理机制,坚持以教师为本,实行教师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减轻教师的压力,使教师彻底摆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担。要推行积极的人事管理政策,对教师的绩效要有合理的考核标准,培养教师主人翁意识,建立起一直精干的农村教师队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拓展,也要求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及时地更新,因此,必须建立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对教师参与培训实行积极的激励政策、推行灵活多样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使农村教师顺利地适应新课改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教师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的有效开发。

(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劳动力转移对策

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农村市场信息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了鼓励分工分业农民顺利转产,政府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在培训期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对于分工分业后的农民创办新企业,提供贷款补助等,在这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一些实践,要及时进行总结推广;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失业要逐渐纳入政府失业保险系列,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社会稳定。 

2 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至今还在起着束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和完善。在这方面,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但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要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对立造成的隔阂。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了户籍制度,农民才可能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又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大量农村和小城镇居民迁往大城市,造成了大城市的过分拥堵和房价的快速上涨;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大城市的积聚效应可能会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这个问题说明,体制的改革触一发而动全身,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发展。只有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才能降低劳动力的流转成本,克服自发性、盲目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3 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测算,到21世纪中叶实现城镇化之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在目前基础上净增加7-8亿。其中不足2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80%以上将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由于各地区进城人口与城镇化的其他要素配置的不均衡,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农村人口就近进城与跨地域异地进城并存就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地区城镇的快速发展,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跨地域进入东部地区城镇,曾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未来10-20年内估计这种异地城镇化进程仍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4 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

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1]农村人力资源:当前问题与开发策略[J]. 张双喜.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0(02)

[2]转移农村人力资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J]. 李研.农业经济. 2006(07)

[3]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思考[J]. 王云江.陕西农业科学. 2005(05)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 韦薇.乡镇经济. 2002(12)

[5]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J]. 章国娜.农民致富之友. 2013(20)

[6]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研究[J]. 赵璐璐,郭兴华,邬文兵.  农业考古. 2010(03)

[7]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李琳,张卉.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22)

[8]对我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 元新娣.山西农经. 2005(04)

[9]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举措[J]. 陈柳钦.现代乡镇. 2008(11)

[10]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 王树梅,李治锋,廖煜娟.安徽农业科学. 2007(01)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