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浅谈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更新时间:2019-10-21 14:55:26点击:

浅谈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摘要: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会承载着舞蹈表达的情感。对于舞蹈演员而言,舞蹈表演中形象塑造要建立在高超的表演技巧和对作品感情的深入理解上,是舞蹈演员对作品理解表现,是对人生感悟的体现,将情感融于舞蹈作品中是舞蹈演员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舞蹈演员必须不断的积累生活体验,发挥自己的表演技能,积极能动的投入到表演的二度创作之中,塑造好人物形象,本文针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形象塑造重要性进行解析,并从可行性及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舞蹈演员;形象塑造;舞蹈表演





















Absrtact: Dance is an important artistic form of expressing emotion, which carries the emotion of dance. For the dancers, the image shaping in the dance performanc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uperb performance skills and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undefined feelings, which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dancersundefine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It is the basic skill that the dancer needs to master the emotion in the dance work, the dancer must accumulate the life experience unceasingly, give play to his acting skill, actively put into the second cre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mold the good character im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shaping of dancers in dance performa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easibility and science.

Key words: dancers; image building; dance performances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AbsrtactII

Key words II

目录III

一、形象塑造与舞蹈表演的关联性分析1

二、形象塑造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分析1

(一)表现舞蹈作品情感节奏1

(二)引起观看者的共鸣2

三、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人物形象的表现3

(一)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3

(二)舞蹈演员的舞蹈意念4

四、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建议4

(一)全方位的培养人物情感表达4

(二)充分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5

(三)提升舞蹈的审美及鉴赏理念6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6

结论7

参考文献8




 

一、形象塑造与舞蹈表演的关联性分析

舞蹈表演行为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活动过程,应该赋予其角色情感,并通过舞蹈动作系统表现出来,人物形象是随着舞蹈变化而变化的,舞者在表现过程中需要理解舞蹈作品主旨,根据主旨来调整的人物在舞蹈中表现方式。如《霓裳羽衣舞》作为唐代有名的歌舞作品,白居易看到其中杨贵妃的精湛表演,曾发出:“千歌百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 《霓裳舞》”的赞美。除此之外,袖舞中的精品《绿腰》中,表演者窈窕的身段,美妙的舞姿,也引发李群玉作了一首《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南国有佳人, 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 飞魅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 若游龙举”形象的描述了表演者的形态和神态,对绝美的舞技赞美有加。舞蹈的情感会随着“形”表现出来,情感情绪是随着“形”变化而变化的,舞者在表现过程中需要理解舞蹈作品主旨,根据主旨来调整“形”的表现。在表演过程中情感要刻画得细致入微,通过合理编排来更好体现出作品生命力及表现力。舞蹈艺术是感性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人类的情感世界,人们观看舞蹈作品容易受到人物形象感染因而引起共鸣,其主要原因在于舞蹈作品本身表现的情感是一致的。

形象塑造和人格密切相关,可以说人格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是否生动,在表演过程中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舞蹈演员要驾驭舞蹈,要把自己的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于其中,才能真正的表现出人物舞台魅力,舞蹈表演并不是只一味的追求不断重复的练习直至能够掌握所有的技巧,如此表演出来的作品没有任何情感而言,非常的空洞。例如《敦煌舞基仙教程》中的《飞天》组合为例:开始时,眼神站柔和的,俯敵众生的温婉神态,到组合中段的时候眼神里现的是跳跃、活泼的神态,到了结尾,眼神是欢快的,喜悦的神态。针对敦煌飞天的神韵,通过眼神姿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现。在艺术文化中,最主要的基调是神韵,而且是变化多样的。敦煌飞天蹈属于民族舞蹈的一种,蕴含深厚的佛教文化和精神,在舞蹈的动作编排中,展现了有条不紊、谦虚礼让的佛学风度。因为声由心生,你是带着自己对舞蹈内容的理解透过舞蹈的表演去把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情感向外界传达出去的。

二、形象塑造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一)表现舞蹈作品情感节奏

无论是情感、节奏,还是速度等方面,舞蹈中每一个动作的配合与衔接都应做到整齐协调。情感性是舞蹈作品中最凸显的一个特征。艺术创作者往往将自己的创作感情赋予于作品当中,使其人物既具有人类基础情感表现,又蕴藏着人性最深处的心灵触动,可以借由舞蹈让人类本质的情感得到演绎和表达。黔东南苗族的舞蹈艺术具有感情特征明显且丰富的艺术特征,这是当地特定的生活文化氛围所衍生出来的艺术产物,其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情与当地民族民俗相一致匹配。在苗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中,常通过节奏快慢的变化、形体动作的幅度大小、动作力度的大小来表达人物的形象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表现方式。中国著名的舞蹈艺术研究学家吴晓邦专家提出,舞蹈的动作就是人类内在感情的组合和表现。像苗族的传统舞蹈踩鼓舞就是给人们传递了一种欢欣喜悦之情,踩鼓舞发源于苗族女子的集体性舞蹈,是苗族女孩在欢快喜庆之时用来自娱,自发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者身着节日盛装,小臂随着舞蹈的进行自然的左右摆动,向人们传递这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例如在苗族舞蹈中《水姑娘》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的舞蹈节目,在创作之初就没有一味追求狭义民族情感的表达,而是将其本身原生态、民族性的元素加以解析和重塑,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也配合了现代舞的表现手法,把苗家人对水、对家乡、对故乡的热爱在舞蹈动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让观众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苗族姑娘们心中那份“我愿化作家乡水”的炽热情感。

(二)引起观看者的共鸣

舞蹈表演很多是来源于生活,只是通过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加工,通过艺术形式对社会现象进行揭示。在舞蹈作品中能深刻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而其表现感情也能够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舞蹈审美形象需要充沛的情感来支持,缺乏情感表演自然也无法引发观众对作品的兴趣。以《东京》中“赵美蓉观灯”一出为例,这一出戏分为两折,第一折的曲目是《卖宝童》,里面主要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为孙宝童,卢秀英(孙宝童母亲)以及人贩子王婆。其发展背景是在宋代,当时赵洪与孙百万都在朝廷做官,而赵洪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孙百万的儿子孙继浩,尔后孙家落败,赵洪看到落败的孙家有悔婚之心,在女儿美蓉与孙继浩在花园赠金之际,则命令家人抓住了孙继浩并强加其罪名,孙母听到后惊扰身亡,在家境落败之际孙继浩嫂子卢凤英被迫卖了儿子孙宝童葬婆母。这一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形,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下妇女无可奈何之举。把人物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又不失创造性和感染力。卢凤英卖子葬婆母的情节使观众的情绪随着被不断牵动,随着陷入了思索和悲愤。这一情节和舞蹈编导上的创造性的加工,具有了舞蹈所独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符合当时的情节和现实情境,让人动容。

三、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人物形象的表现

(一)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

在日常的民族舞教学中,常出现相同的舞蹈动作出现在不同的民族舞蹈中、不同的方式展现同一对象的问题。如,藏族和傣族都是喜欢孔雀的民族,藏族采用歌舞互问互答,起舞展袖的方式表现孔雀,将孔雀比喻为带来吉祥的神鸟;傣族则脚鼓、钹与铓锣等伴奏道具来展现孔雀的优雅动态。再比如,蒙古族、藏族、塔吉克族都将鹰作为英雄的代表,但他们的舞蹈却表现了赢的不同形态和气质。藏族人民认为鹰是有灵性和神力的神鸟,因为鹰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险崖顶,而那里与天很接近,可以接触到神灵,因为藏族天葬的风俗,他们觉得鹰可以将逝去者的灵魂带到天堂之上。因此,藏族人用崇拜的心理表现鹰,藏族舞蹈中赋予鹰高贵、稳重的特性。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草原上展翅的雄鹰,可以体现蒙古人的英雄气质。塔吉克人住在帕米尔高原、丝绸之路,所以舞蹈有着西域的风格,因此在他们的舞蹈中将羡慕和崇拜之意表达与舞蹈表演中,连续旋转和跳跃都给人以一种自由、洒脱之感。

同样是表达对鹰的感受,三个民族有三种不同的表演风格,藏族展现的是稳重、坚韧之感,蒙古族展现的是勇猛之感。塔吉克族展现的是自由轻巧之感。同是表现鹰的舞蹈却给人以不同的情绪表现,每种情绪的释放这是由不同的人文环境决定的。

游牧民族居住在高原地带,因为生活的需要,形成了“一顺边”的舞蹈形式。像彝族和藏族和基本动作是波浪形式的一顺边;傣族和苗族的妇女则因为经常穿简裙和百褶裙,以至于他们的基本动作是S”型的“三道弯式”的“一顺边”和“钟摆式”的“一顺边”。刚才所列的只是一般的判断方法,民间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使其具有不同的动作形式。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深刻的体现着各民族强烈的情感和性格特点。而因为传统的民间舞蹈表现艺术的不同,所以能满足当代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二)舞蹈演员的舞蹈意念

常被欣赏者和舞蹈表演者体会到的微妙的特殊情况、大脑中的神经活动叫做“舞蹈意念”。“舞蹈意念”通常支配的舞蹈表演者的整个身体动作,使其动作表达完美。“舞蹈意念”在整个的舞蹈表演中有着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每个民族的“舞蹈意念”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就与我们所说的“风格性”的舞蹈教学形成一套完美体系,相辅相成。朝鲜族舞蹈教学工作是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最难的,对舞蹈演员来讲,朝鲜舞的气息处理和心理表现是最难掌握的重点。朝鲜舞的特点是沉稳、含蓄和典型,它是通过气息的运动来带动肢体。这种内韵式的民族舞蹈表演纵横在他们的形态和舞蹈动作中。“舞蹈意念”影响着民族舞蹈,舞蹈本身的动作和内涵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掌握朝鲜族的民族心态、民族与文化和民族特征。但是在课堂上,学生一般难以对朝鲜族的基本情况做到深刻的了解,这就使得学生只是理解朝鲜舞的外在动作,忽略了朝鲜族内在的情绪表现,无法体现朝鲜族沉稳、含蓄和典型的性格。而舞蹈情绪化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的了解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理解不同民族外在动作。

四、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建议

(一)全方位的培养人物情感表达

舞蹈演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之中,作为舞蹈表演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台下锻炼十遍不如上台一遍。因为在舞台上,舞蹈表演者身着演出服、面带浓妆,再加上灯光和音响效果,舞蹈表演者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角色,将自身的感情与作品想融合,感情饱满的进行展示。所以,舞台在舞蹈“风格化”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敦煌舞蹈表演过程中,北京舞蹈学院史敏老师用三人舞《闻法飞天》都表现情境结合,动静结合,其具体内容描述的是“飞天”在听法的情境,刚开始是一个飞天在听法,其他两个飞天在听法的上空飞翔,后来逐渐被说法吸引,最后三个飞天一起舞动,意在把听法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以此来表现听法时心理的状态。这首舞蹈把静止在壁画中的“飞天”通过舞蹈的形式灵动化。把客观的飞天以舞蹈的情境来表现出内心的情感。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必须深刻了解飞天表现意境,对其在作品中情感特征要充分把握,才能表现出“飞天”美丽的元素,提升人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信仰,以此实现身体和灵魂的升华,弘扬真善美的魅力。

(二)充分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

人物塑造是一个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的问题,全面并且准确地理解作品,诠解作品,并表达作曲家的思想感受,以及与之相连的流派、风格等,是成功表演一首作品的重要内容。舞蹈作品的角色取材于生活,是生活中典型特征的再表演,其很多特有动作也都是生活中的提炼,进行了艺术再创作。例如在我国的花鼓灯艺术中,大量的角色都是男扮女装,运用这一表演形式可以丰富花鼓灯的舞台艺术。男演员足蹬“衬子”,刻意表演古代妇女缠足走路的形态,在脚上穿上“衬子”模拟古代妇女缠足后的特殊走路形态,主要运用脚掌,将脚翘起来,身体在行走时也就不自觉如女性般形象。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封建社会的流毒被肃清,妇女获得解放,兰花一角也大多由女性出演,脚下也穿上了布鞋,但是舞台道具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夸张表现得以延续下来,并形成花鼓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兰花的角色取材于生活,是生活中典型特征的再表演。花鼓灯中“风摆柳”等特有动作也都是生活中的提炼,进行了艺术再创作。在欣赏艺术家表演的同时,从中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影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戏剧艺术不是生活的完全再现,而要有自身的韵律以及美感,并具有扎实的舞台功底才行,使这门艺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艺术表现力。

当然戏剧艺术不是生活的完全再现,而要有自身的韵律以及美感,并具有扎实的舞台功底才行,使这门艺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艺术表现力。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历史逐步沉淀中形成独有艺术精神,如果这种精神缺失了,那么舞蹈作品也失去了原有魅力。而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其“神”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情感来表达,就如同一个人眼睛,能透露出一个人思想及气质,基本上每一个舞种亦是如此,要展示“神”就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作品内涵,使其表现情感能内化。

(三)提升舞蹈的审美及鉴赏理念

目前我国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舞蹈文化教学内容涉及较少,更多是侧重于舞蹈技术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充分理解每一个舞种,每一个作品背后所表现出来的舞蹈文化及内涵,这对于他们表现不同作品情感是不利的。舞蹈并非是单独的个体,也并非是单一艺术形式,因此在表现时不仅仅要展现出舞蹈的技术,更需要展现出舞蹈文化内涵,从盘古开天地时期的狩猎舞步,到用于祭祀的祭奠舞蹈,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民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度,充分感悟民族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侧重于讲解。但是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舞蹈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对舞蹈和教学舞蹈知识,协调进行的办法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对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讲解和动作示范同时进行,并其中穿插讲解舞蹈创作背景,和不同舞蹈背后的特色文化,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扩展想象空间。二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有主有次,突出重点,通过讲解舞蹈动作情绪应如何表现,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深入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才有利于舞蹈表演过程中情绪的释放。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需要涉及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要系统掌握每一种舞蹈情绪是比较难的。但只有在真正学会如何去表达舞蹈当中情绪,并能将舞蹈中的各种技法充分演绎,才能对表演充满信心。每个地区舞蹈文化及审美感都不一样,而不同艺术形式其表现也不一样。要充分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并非易事,需要舞者有良好心理素质,面对每一个舞蹈作品要有不同情感表现形式,使最终呈现艺术表达效果更加完美,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此同时还需要抛离原有传统固化的形式,使作品具有一定创新性。单一拼凑表现并不是充分展示舞蹈作品的内涵,在利用舞蹈元素在应各有扬弃,要用开放姿态去赋予作品更多艺术价值及魅力。

结论

舞蹈的美在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塑造饱满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所以,在舞蹈中,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只有表现得恰如其分,才能真正塑造出撼动人心的人物形象。舞蹈是有灵魂的,如果只会一成不变的对它进行表演,这只能说是一首作品,没有任何感情非常空洞的作品。舞蹈演员们要善于运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演员内心世界的想法与情感也是会随着舞蹈作品内容的变换而有所改变的,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不仅要让具备舞蹈技巧,而且要表现舞蹈的文化内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这一目标是需要从国家宏观角度、民族责任的角度去步步践行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高效完成舞蹈演员培养任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音乐舞蹈素质及舞蹈技能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旭杨.论“间离效果”之于舞蹈创作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张萌萌.关于舞蹈表演情感世界的窥探[J].魅力中国,2013,(16):114-115.

[3]高原.民族舞蹈演员如何掌握表演作品中的情感走向[J].大众文艺,2015,(12):114-115.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5.12.125.

[4]陈冲.舞蹈演员应如何释放内心情感[J].参花,2014,(23):114-115.

[5]王煦宁.浅析舞蹈演员内心情感的释放[J].大观,2016,(12):114-11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