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0-03-04 15:40:00点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对着进城“打工热”现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但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学习成绩差、升学率低;生活和学习习惯差;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念错误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对策,以期为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致使这些青壮年的下一代不得不留守农村,形成“留守儿童”。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渐壮大,他们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概述

(1)农村留守儿童含义。顾名思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儿童的父母双方长期外出进城打工,或者父母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另一方对孩子没有监护能力,无法与孩子正常一起生活,致使孩子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共同生活。这些孩子一般是指六周岁以上,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或少年,且自身没有劳动能力。据权威部门统计,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1550.56万人,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超过百分之四十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起外出务工,绝大多数的孩子是由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进行抚养、教育。从留守儿童分布区域上来看,超过90%的留守儿童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贵州、四川、湖南等省份的农村儿童数量达到了七十万以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农村教育含义。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态下,按照社会的发展实际需要,进而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对特定的受教育人群进行知识、智慧、信息的传授的系统性活动。通常认为教育分为题提升智慧为目标的学校教育;以提升情商为主的家庭教育;以提升道德素质为主的社会教育;以及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主的个人教育,这四种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而农村教育是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域以下,不包括县城区域的教育。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县城以下、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村适龄儿童及青少年。执行农村教育的主体大致分为农村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农村的学校教育主要有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农村小学、或者乡镇中学等教育机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学校系统之外的民众教育或者通俗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家庭缺少亲情、不利于身心健康。就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是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出现了“隔代教育”。相对而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疏于管教,有的甚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致使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很少回家与孩子待在一起,这就不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缺少交流,孩子和父母没有时间和机会向彼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爱意,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距离感、陌生感,甚至是排斥心理,家庭亲情逐渐的弱化消失。加之,留守儿童正处于迅速成长期,面临着学习压力、人与人交往问题、自身变化等各方面的困惑,亟待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而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孩子各方面的问题无暇顾及,就造成了孩子学业荒废、心理不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二)学校教学条件差、升学率低。不可否认,当前由于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差、交通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以至于一些农村没有幼儿园、小学、甚至一个乡镇只有一所学校,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不能按时送进学校,留守儿童就学就成了一个困难,更谈不上接受教育,无形中拉低了留守儿童的入学率。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在小学升初中后,由于学校的学习氛围差、缺少有效的家庭和社会家督,加上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科学和合理的教育计划,对学业兴趣逐渐丧失、很少能安心进行学习,厌学情绪严重,很少参加参加集体活动,出现了逃课现象,辍学率急剧升高,能够坚持下来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较差,能够升入高中或职业高中,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机率越来越小。

(三)儿童习惯差、价值观扭曲。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很少有时间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和照顾,他们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亏欠、愧疚心理,通常会通过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进行精神方面的补偿。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攀比思想严重。另外,由于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有限、教师教育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较多的注重孩子的知识和安全方面的教育,而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优秀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上,受城乡二元化发展制约,社会、家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优秀习惯培养始终处于“真空”局面。最终导致孩子形成了读书无用论、贪图享受、金钱至上、约束能力差等错误观念;爱占小便宜、欺负弱小、不讲究卫生等不良习惯。长此以往,给儿童的未来学习、成长、价值观塑造等方面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化、综合性、长期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多方面配合,形成强大的合理,才能从根本上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解决。

(一)完善农村家庭教育机制。家庭是留守儿童的最先接触的环境,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着必须履行的教育义务,因此,完善农村家庭教育机制,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提升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留守家庭父母要改变满足儿童物质需求、教育靠学校的错误认识;还变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可能的在当地就业。当然这就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强化对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促使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和教育儿童。另一方面,要强化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这种合作发生在孩子的学习阶段,建立在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其目标是两者的合作、相互的配合、相互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制定、执行一些计划或者规划,保证父母、学校老师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并形成“共育”的关系。这种合作模式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关系,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全面普及,但城乡之间差距仍不容忽视。农村小学的软硬件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然而,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平时学习的主要场所,外在的教学环境以及内在的教学条件将对留守儿童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学校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室、操场食堂等基本教学条件,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的就学需求,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的接受学校教育,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师资投入、壮大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重点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积极实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其补助标准根据农村生活、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进行分档,重点向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学校和教学点倾斜,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补助标准,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教学补贴力度,对农村中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进行适当的补助,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资源向乡村流动,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师资力量薄弱难题,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不可否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单纯是依靠学校或者家庭,就能够完善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和帮助。首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不能很好的对孩子进行照顾和约束,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形成错误的认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KTV等场所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乡村的文化建设,加大乡村图书馆、展览馆的建设步伐,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和谐净化环境。其次,要加大媒体正能量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把媒体内容关,以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媒体环境,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最后,在广大农村地区要根据现实情况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由村委会牵头、村民共同参与的形式,对本村的留守儿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关心、教育,为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温暖,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五、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突出的社会问题。究其本质而言,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所致。归根结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乡村经济发展。而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必经之路。通过发展乡村经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促使农民工返乡务工,从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这个问题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最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胡朋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9)

[2]洪振添.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让行知思想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开花结果[J].福建陶研2011年Z1期

[3]张鸿,王纬虹,刘玲.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探索实践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8年03期

[4]邢宗昱.农村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对留守儿童有效精准救助教育的策略[J/OL].学周刊,2018(29)

[5]朴今海,范妍妍.留守到流动:少数民族跨国流动儿童的教育边缘化——以朝鲜族流动儿童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6]余建平,余军,王洪荣.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现状调查与干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