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小学语文阅读研究教学

更新时间:2020-03-02 00:08:26点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1

(一)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

(二)新课程标准下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解读 2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一)课外阅读时间比较短 3

(二)学生阅读兴趣比较低 3

(三)阅读材料的数量不足 3

(四)老师、家长的指导比较少 4

三、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4

(一)基础知识薄弱 4

(二)阅读的读物种类过于狭窄 4

(三)家长的重视不足 4

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5

(一)创设阅读情境进行教学 5

(二)教给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6

(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阅读实践活动 6

(四)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研究教学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水平。但是,在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相关调查以后,才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活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较差的阅读习惯较差,较少的阅读量等,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因此本次文章就以此为研究内容展开具体的讨论。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阅读教学的概念,其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教学出发,寻找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原因分析;对策思考

引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小学课程的实施也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重视课堂讲授,忽略课外阅读的情况。对于阅读方面的教学而言,学生主要的教材基本上就是学校规定的教科书,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知识面比较窄、阅读能力比较差的现象。通过对此现象进行了思考,我们发现应试教育、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的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为此,为了更具体的了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量,我们对我校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以及六年级的300多名学生进行访谈,较为具体的交流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旨在可以改变以小学生的阅读工作,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是人们从已有的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报、看新闻、看书,还是看物品的说明书,都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解数学题、物理题要阅读题意,地理、历史的学习也要阅读。

(一)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汉字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量的信息都是由文字承载,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水平体现在是否能快速从文字中提取出有用信息。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考察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深入实行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也很快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阅读教学,应该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因人而异的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应该有策略性和针对性的。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语感是感悟文章语境的钥匙,敏锐的语感能更准确的体会到文章中所以蕴含的情感。通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展性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感悟,体会到文学的语感美,音色美和情感美。

(二)新课程标准下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做了如下阐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里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阅读,而是要使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形成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可以自如地运用这种能力,如看书读报。其次,《课程标准》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发挥阅读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在读物的内容及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科学适当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共鸣,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提高

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总而言之,《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时间比较短

    小学生的阅读时间还是比较少的,在进行调查访谈的小学生中只有40个人会花费自己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在总人数里面只占13.3%的比例。这些学生进行阅读的原因一部分是自身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要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想要去寻求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所以在课外得到时间会自己准备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旨在更好的满足自己知识发展的需要。另一部分学生喜欢阅读的原因,主要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小学教师会主动地要求学生阅读,很多家长也会不断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而在这些会进行阅读的学生而言,有接近25个学生会阅读半小时,还有有15个学生只是即兴进行阅读,并没有较长时间的坚持,有时候都不会仔细注意自己阅读的内容。在所调查的300个小学生中,大约有160个学生是而不愿意进行阅读的,占被调查的小学生总数的53%,还有接近100个人对阅读没有兴趣,不会感到不舒服,基本上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因为年龄的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基本上随着年龄的增加,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二)学生阅读兴趣比较低

在对一些小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之所以不太进行阅读活动,主要是因为对于阅读的兴趣是比较低的。在对很多学生进行询问不想阅读的原因时,主要的原因是“不感兴趣”和“随便翻翻”,这两个原因所占的比重达到了224人。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发现阅读的乐趣,他们会认为那些文字的阅读往往没有实际的游戏、电视等电子产品好玩,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他们会选择把仅有的时间投入到电子产品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严重低下。 

(三)阅读材料的数量不足

    在对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的数量了解以后,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集中在幼儿读物、小学作文等书籍,很多小学生反应家里的书籍是比较少的,适合自己读的更是比较少,爸爸妈妈也没有时间为其进行认真的挑选,反而是有趣的电视节目和手机游戏更容易获得。这些基本上也反映了家长比较重视孩子幼儿时期的阅读,到了小学时期家长关注的大部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重视学生的阅读。很多小学的教师有时候也会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去阅读一些著名的书籍,但是阅读的数量真的是比较少,基本上就只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数量和种类是非常少的。 

(四)老师、家长的指导比较少

    在对一些有阅读习惯的小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以后,发现同学们所阅读的书籍虽然有童话、作文、科普读物等几个类别,但是目前的结构还是不合理的,读作文书的占了70%的比例,相应的有20%的人会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基本上没有人会喜欢读科普读物。目前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老师的指导是不够充分的,同时,在小学生自制力和目的性比较弱的情况下,小学生阅读时比较随意,在教师和家长指导比较少的情况下,小学生还容易受一些不健康书籍的影响,这些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基础知识薄弱

对于小学生而言,基础知识是影响其阅读量的重要因素,他们刚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汉字的了解也比较少,能认识的汉字大部分都是平常熟悉的,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感觉非常困难,看到一些书本里的内容时会出现看不懂、理解错误情况,读到这个时候很多小学生就会想要放弃。这些也会间接的影响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他们较好的掌握学习的内容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没有办法全面的理解学习的内容,这也就往往会导致阅读的能力不足。

(二)阅读的读物种类过于狭窄

在进入义务教育以后,学习的内容往往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很多教师在挑选阅读的书籍时往往只会局限于那几种,学生所能阅读的课外资料是比较少的。学校里所有的学籍的种类也是比较少的,在图书角往往会陈列几本简单的课外读物和小学生优秀作文,这些读物根本就无法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学生每次面对较单一的阅读书籍,看过了再看,翻来覆去,往往就会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也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家长的重视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一些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家长对于阅读的观念也是错误的,他们会认为学生应该多抽一点时间学习,不想让自己的把时间把时间浪费在阅读上,往往看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在父母不支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家长的这种阅读观念会间接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家长不会提供阅读的条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学生对于求知识的欲望,也就导致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低下。

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阅读情境进行教学

实体场景是创设情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教学中根据文章所讲述的内容设置恰当的实体场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相似的生活感受可以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大脑中构筑起相似的场景,使他们更容易的理解文章所叙述的内容,对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增强了语文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人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分为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人们对只耳闻未眼见的事物大多持主观认识,属于臆想的范畴,这种认识是偏离实际的。通过客观事物的引入,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文章所述的内容,纠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避免学生产生对事物的陌生感和文章所述内容的抽象感。例如科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挑山工》一文,老师可以先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泰山挑山工的图片资料,鼓励去过泰山并拍摄或见到过挑山工的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带入课堂,课堂中学生自由讲述自己的感受或所见所闻,由于这种实际感受的代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体会,提高了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在中华文化中,月亮总是表达着思乡之情,在学习《月下独酌》一诗时,可以先入为主了带入月亮所表达的思乡之情,诗人空对月亮独自饮酒,此处所描绘的孤独,更是衬托出对亲人的思念,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便会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加强了对诗文的理解。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年龄虽小,但是生活经历却很丰富。利用实体情景的阅读教学,拥有丰富的生活素材资源,相比教师单独讲授的方式,这种教育方法由于其生动活泼的特性,加之教师与学生的亲密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悟人生,让他们知道作者那真实的情感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使学生提高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给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是要教给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师在阅读课程的初期,可以选用一些经典的有关阅读名人轶事,比如《陈毅吃墨》的故事,给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敢的大声朗读,在学生阅读的声情并茂之中,增强对语言上的审美,激发学生的感情,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读中难免会出错,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正之后应给予理解和鼓励,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感,使学生都拥有,在课堂中大声朗读的勇气,维护课堂轻松的氛围。准确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在小学生拿到一本书籍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要有选择的去选读、浏览和精读。第二,要去引导学生去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的时候,做笔记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方式,要教给学生注意去选择优秀的句子,在读完一篇优秀的文章以后再去有意识的写一下自己的读后感,这些都有利于阅读活动的进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第三,还要教给学生去对比不同书籍中描述同一种事物的区别,这样还可以让小学生间接的体会到不同描写手法的作用,进一步为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阅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本来是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时,也应当选取与阅读教程实践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包括想象性实践、创新性实践、模拟性实践以及综合性实践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知识的获得感。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文字变成显性化的事物,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是学生的天性,由于语文教学固有的实践性质,使得教师实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而语文教学中隐藏的实践属性,也促使老师使用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与之对应,因此也应注重语感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以语感实践直接促进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就是充分重视实践在语文阅读教程中的运用,认识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接触到课文,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训练,掌握课文中语言的规律。在课堂中,老师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课堂互动的参与者,通过细读课文,发现课文中与实践活动的匹配点,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努力实现综合性实践学习和创新性实践学习。

(四)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注重读写结合,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了阅读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某一篇文章了大致内容或思想感情,而是教授学生一种,阅读文章的技巧与方法,达到学生想读、愿读而且会读的目的。教师不应只注重课堂内的阅读,还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由于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对课内阅读的扩展与延伸,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由于其阅读水平高低不一,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逐一的指导,此时阅读时书写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培养他们边读书、边记录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将名人名句、好词好句和点睛之句等记录在摘抄本中,并“温故而知新”,多拿出来朗读和背诵。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应鼓励他们多写读后感,让他们读书中的感受与心情记录下来,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鼓励学生多看杂志和报纸,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文体,并依照其中的佳句进行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文章的读写,“读”在于眼看,“写”在于手动,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次文章就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着重的讨论了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阅读时间比较短、阅读数量比较少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后,以此来找到能够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旨在更好的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少焕. 浅论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3(7): 28-28.

[2]赵向南.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7):193-194.

[3]吕高耸.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亚太教育, 2016(4):32-32.

[4]贺威昭;;试谈小学第五册“习作例文”的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1981年04期

[5]关尔群;韩玉昌;隋雪;;阅读不同颜色中、英文时的眼动特征[A];中国国际眼动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李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开放点"的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张太芬;;让雏鹰练习飞翔——我教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尝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8]李国莉;;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能力之管见[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