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9 13:33:06点击:

目  录

一、绪论2

(一)研究的背景2

(二)研究的意义2

1 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的实施2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活动经验3

3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3

二、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分析3

(一) 结合实际进行数学教学3

1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3

2 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鼓励4

3 把社会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4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

(二)使数学紧密联系生活4

(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知识5

1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学的生动性5

2 信息技术能促进数学思维5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5

(一)挖掘知识背景,设计探究情境5

(二)思考活动类型,关注探究层次6

(三)明确探究任务,活用探究形式6

(四)关注每个个体,促进交流互动6

四、结论6

参考文献8

致 谢9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世界性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中,数学能力将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强调数学的“人人有份”和“问题解决”,正是基于社会对数学的需求,重视数学应用,不能单纯满足于课本应用题的变形和发展,应该让数学应用问题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社会大环境,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基于这一事实,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探究式教学近几年来在一线教师中己经开展了一些具体的研究。但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校本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做了较为细致的思考和总结,期待与数学教育界广大同仁商棺。本文旨在研究谋堂教学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研究性人才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因此,各国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能为及问题解决的能力。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原来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做”数学的机会。属于“综合与实践”这一范畴的初中数学活动,以下简称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苏科版教材教学数学教材除屯年级(上册)第一章外,在每章结束后都安排了相应的数学活动,3个年级共提供了31个数学活动的素材,每册书后都安排了课题学习,还配备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共5册书本。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调查、研究、探索、尝试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些素材是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素材,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数学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在于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而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必将反作用于学生学习。在

(二)研究的意义

1 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的实施

许多数学教师在尝试数学活动的教学,但由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这方面的教学研究的不多。再加上缺乏经验,没有专家的专业指导,因而研究的不深。如何组织、实施这部分内容,是很多初中教师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技多,对于活动实施层面多为案例研究。许多教师在此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数学活动的探究教学值得深入地分析、探讨,让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的实施。本课题希望从现有的数学活动的素材中挑选出部分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探究式教学。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活动经验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实施数学活动的探究教学,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经历并体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从而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当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时,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会在学生的思想里生根发芽,然后根深蒂固,演变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和品质——自主思考求、自主探索,使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老师们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问题往往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部分知识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知识。教师要不断自觉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其二,数学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时候,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合作,要很强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是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其三,数学活动的教学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活动的设计、实施,教师能获得更专业的发展。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分析

(一)结合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1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结合各节的数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2 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鼓励

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数学活动化过程。教学活动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取得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

3 把社会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们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拓展与创新。教师教学用书安排了一些教学案例片段及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使数学紧密联系生活

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在授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堂活动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做出推断与决策的全过程。统计内容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参与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包括根据实际背景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断或决策。

(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知识

1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学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空间图形,为理解和掌握图形几何性质的教学提供形象的支持,提高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在《解析几何初步》中,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用图形计算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学生自己动手得出一些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关系中的几何条件与代数条件。

2 信息技术能促进数学思维 

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是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本质。几何画板、Mat3ematica、Maple 等数学软件具有强大的形象化功能,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织,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处理数学对象,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进行对象变换,在各种表示法之间相互转换以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等等。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的数学猜想进行演示、验证,甚至直接把对象构造出来,这就能极大地提高猜想的成功率,提高数学结论归纳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调查与具体案例分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有更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应该要关注下几个问题。

(一)挖掘知识背景,设计探究情境

新颖的问题、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对在课堂中的探究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充分挖掘知识存在的意义和背景,并据此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情境尤为关键。设计时,可以参考该知识背后的数学故事、数学史、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等等。当然,不是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都适合设计一个探究情境,但一些活动在老师精心设计后,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碌系时,重新绘制笔者所在学校的地图,让学生结合地图来描迷自己学校所在的位置。再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既可以挖掘其意义,也可以挖掘其背景,联系费马大定理,渗透当下数学理论的进展等,学生想不感兴趣都不行。

(二)思考活动类型,关注探究层次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等。探究教学法并不适合所有的综合实践课程。一些适合“课堂教学“的耗费时间精力稍小的活动课程中,有一部分活动课程适合探究教学。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关注探究活动的层次。如操作体验与做中思考为特征的探究活动、情境认知的探究、开放性问题的探究,对3种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

(三)明确探究任务,活用探究形式

设计好探究活动后,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选择不同的探究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等。针对不同的探究任务,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一节活动课上,可以采用多于一种的探究形式。

(四)关注每个个体,促进交流互动

在活动过程中,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活动时,老师适当的干预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深入到小组中去,针对小組的探究的具体情况,有时给予一些引导,促进学生的探究。关注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表现,既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尽可能的去关注个别差异。此外,老师在参与探究时,要善于收集各种不同的信息,挖掘其价值,竭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小组内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和小组之间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互动,有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好全班同学的交流,让不同的观点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得到公开的表达。

四、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口课程是很认可的,对探究式教学也表示非常认同,对在该实践活动中应用探究式教学也持赞同态度。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提离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热情;在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类型,碗定探究活动的层次,设汁相应层次的探究活动形式。;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适用于一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梅波. 对“探究教学“的追问和反思[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徐学福. 探究教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0.

[4]杨裕前,董林伟.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M](八年级下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3.

[5]靳玉勒. 报究教学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柴西琴. 对探究的认识与思考[J].躁程.教材.教法,2001(8).

[7]毛耀忠,张锐. 新课改以来我国数学探究教学的回顾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1年9月20日.

[8]田慧生主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

[9]张奠宙,戴冉平,唐瑞芬. 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52. 

[10]义务教育数学躁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11]王培德. 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一建构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 

[13]宁连华. 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15(4):40-41.

[14]马敏,孙朝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特点分析》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第2期.

[15]濮安山. 新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92-94.


推荐文章